紅外線緣起

1800年,著名的天文科學家赫歇爾(Frederick Wilhelm Herschel),利用陽光通過三稜鏡,產生多彩光譜,依次用溫度計測量各色光以及可見光譜外圍區經照射後的溫度變化,結果他發現從紫、靛、藍、綠、黃、橙到紅光,溫度依序增高。而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,他發現在紅光區域旁外圍肉眼看不見光線的「波帶」,溫度最高。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紅外線。

雖然人的肉眼無法看見這種光線,但它的物理特性與可見光線極為相似,由於它位於可見光中紅色光的外側,故而被稱之為「紅外線」。紅外線定義的波長範圍很寬,介於0.75~1000微米之間的電磁波皆屬之。「紅外線」具有明顯的熱輻射,所以別稱「熱線」。

從「可見光」到「紅外線」範圍的電磁波,是地球生物維持生命不可缺的光線,其中「可見光」屬於反射型光線,可經由物體表面反射而讓我們看到物體,而「紅外線」則是屬於吸收型光線,當它到達物體表面時,會被物體吸收進行能量移轉。

遠紅外線應用

依波長不同,紅外線被細劃分為「近、中、遠」三個光波族。顧名思義,遠紅外線是其中波長最長、距離紅光最「遠」的「紅外線」。

由於「紅外線」和人關係至為密切,所以又被細分為「近紅外線」(0.76~4微米)和「遠紅外線」(4~1000微米)。「近紅外線」俗稱「熱線」,主司熱能傳輸;「遠紅外線」的波長範圍雖然很廣,但以8~14微米區間波長的遠紅外線,才對人體健康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,由於能明顯促進動植物的生長育成,因此被科學家稱之為「生育光波」(或『生命光線』)

顧名思義,「生育光波」對生物的生育有極重要的助長作用,這是因為構成生物有機體的細胞,其主要成份是水及高分子化合物,「生育光波」能促使水分子集團細小化而達到活性細胞功效。

遠紅外線的「熱效應」,乃是普遍被習知認同的功能,廣泛應用於復健醫療及預防保健上。當人體接受遠紅外線照射時,其電磁波的光能會以激發細胞(及體液)水分子共振碰撞的方式,在人體內轉化成熱能,激發體內循環加速及血管擴張。「熱效應」就如同「熱敷」一般,可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,有效改善微細血管的循環,除了促進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,對睡眠障礙也有一定的幫助。

除了「熱效應」之外,遠紅外線另可產生所謂「生物效應」或「非熱效應」(Non-thermal effect)。由於振盪頻率和水分子相近,遠紅外線能促使水分子的分子與分子產生共振效應,使水分子團變小,含氧量增高,因而提升水分子的活性。人體的組織成分約有70 %是水,血液中的水含量更高達80 %,水在37℃時的振動波長約9.34mm,因此當人體的水分子接收到「生育光波」的波動能量時,就會產生共振吸收的效應,將外來能量吸收轉化,一部份變成熱能,透入皮下組織促使溫度上升、微血管擴張及加速血液流量,幫助血液循環,並使附著於細胞表面的分子活性增強,加速鈣離子流動,促使細胞活化及新陳代謝,促進養分吸收及廢物排除;另一部份則轉化成分子振動的動能,會加大水分子振動的振幅,促使水分子集團細小化而達到活化細胞的功效,是以遠紅外線的保健應用愈來愈受重視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卡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